【職安衛考古題:本月的歷史回顧】428悼念逝者 為生者拚鬥

2025.04.28

428悼念逝者為生者拚鬥

 

 
 
文/鄭筑羚

 

今天是4月28日,這一天同時也有好幾個名字,不管是國際工傷日(International Workers’ Memorial Day),還是世界職業安全衛生日(World Day for Safety and Health at Work),都與勞工的安全健康息息相關。

 

紀念日的起點:從一次送葬儀式開始

 

訂定這個紀念日的緣起,來自於1983年4月的某天,加拿大礦工柯林・蘭伯特(Colin Lambert)與結識多年的工作夥伴雷・森特斯(Ray Sentes)出門時,在路上遇到一支為殉職消防員送葬的隊伍,心中升起對這名為公犧牲者的敬意,蘭伯特同時也想起了在工作現場不幸喪命的礦工夥伴,他感嘆對於因公殉職的警察和消防員有公開的追思會,但一般的勞工因工作死亡,卻沒有被人留下任何記憶與追悼。因此,他將設立勞工哀悼日的想法向加拿大公共僱員工會(CUPE)提出,後來也獲得加拿大勞工大會(CLC)的支持。加拿大勞工大會在1986年4月28日舉行了第一個哀悼日的活動「為死者哀悼,為生者戰鬥」(mourn for the dead and fight for the living);4月28日同時也是1914年加拿大第一部職災勞工補償法案通過的日子[1]

 

美國勞工聯合會和產業工會聯合會(AFL-CIO)在1989年時也跟進加拿大工會的行動,宣布將4月28日訂為工人紀念日以悼念每年在工作中死傷的勞工,這個日期也是美國1970年職業安全衛生法案的施行日。在北美工會的推動下,世界各地的工會也在4月28日舉辦紀念活動。到了1996年聯合國的永續發展委員會中,正式確立這一天為「國際工傷日」[2]

 

那些應該被預防的死亡

 

除了向在工作中受傷、犧牲的工作致敬之外,更要強調的是這些傷亡是可以預防與減少的。事實上,在1980年代末期至1990年代就發生了多起嚴重死傷的職災事件。1988年印度博帕爾毒氣外洩事故(Bhopal disaster),造成逾5000人死及逾50萬人中毒。早在這次事故發生前,位在博帕爾的聯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Union Carbide India Limited)農藥廠已發生多起污染及毒氣洩漏問題,工廠內多處安全防護系統被發現已不能正常運轉[3]。1996年泰國開達(Kader)玩具廠大火,造成188名勞工死亡、469人受傷,火災發生時,工廠保全反而把門鎖上,防止女工趁亂偷走商品,導致廠內女工不是被倒塌的樓房壓死,就是為了逃生而跳樓摔死[4]

 

這些職業災害不是新聞媒體中的一次性事件,也不只是意外或悲劇,而是潛藏在你我每天工作中的風險。據國際勞工組織(ILO)最新統計,全球一年有近300萬勞工因職業傷病死亡。台灣也不例外,一年約有600名勞工因工作失去生命、將近1,900名勞工失能,職業災害的類型以跌倒、被刺割擦傷、被夾被捲的比例最高,而墜落、滾落是所有類型中死亡人數最多,以2023年的統計資料來看,該年度因職業傷害死亡的人數有599人,其中因墜落、滾落死亡的勞工就有107人,其中54人是發生營建工程業[5]。然而,職災早已不限於傳統工地、工廠的意外事故,近年來因為輪班、超時工作、工作壓力、不規律的工時、職場暴力、職場霸凌,導致勞工罹患腦心血管疾病、精神疾病、自殺等,這些「隱形職災」的問題對勞工身心同樣帶來嚴重健康威脅。

 

預防職災的發生是社會共同責任

 

無論是火災爆炸、墜落滾落,還是因長期工作壓力導致的心理疾病,都是可以透過預防措施減少,甚至避免其發生。因此,國際勞工組織從2003年開始將4月28日訂為世界職業安全衛生日,除了悼念罹難勞工之外,也要喚起各界對於職業安全議題的關注,提高雇主、勞工與政府對於職業安全健康的意識,積極預防職業災害事故與職業病[6]

 

從去年12月全聯台中倉儲大火、台北市府跨年舞台搭建墜落事件、今年2月遠東新竹新埔化纖廠、新光三越台中館氣爆、3月台塑高雄仁武廠爆炸、4月台北市台大醫院鷹架崩塌等,不到半年時間,已造成19死、66傷。職業災害不應該成為工作的一部分,我們不該習慣災難,而應阻止災難成為常態。今天除了追思這些職災勞工之外,也為仍在現場工作的每一位勞工發聲。預防職災的發生,是你我共同的社會責任,呼籲社會大眾一起關注相關議題,並共同督促國家、企業、雇主,正視與改善工作中的各種健康危害問題,讓每一位勞工在工作結束後都能平安健康回家。

 


--

[1] The history behind Canada’s National Day of Mourning

[2] April 28: National Day of Mourning/International Workers’ Memorial Day

[3] 博帕爾毒氣事件40周年:工業災難下的女性困境與反思

[4] 2023年ANROEV年會行動

[5]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112年勞動檢查統計年報

[6] History of 28 April


 

 
 

 

 鄭筑羚


因為對工作的焦慮,開始關注勞動議題。現為職安連線工作人員。

 

 
 
喔炫!51是職安連線嘗試做的新計畫,「喔炫」來自OSH(Occupational Safe and Health),也就是職業安全與健康;51是五一國際勞動節,未來專欄將於每個月第五週的週一刊出。
 
喔炫!51新系列-《職安衛考古題:本月的歷史回顧》爬梳歷史災難事故,重新檢視每個月曾發生過的職安衛事件,讓過去這些因為人們未重視職業安全與健康而付出的代價,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被遺忘,而未來不會再發生同樣的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