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過勞監察】醫療產業勞工面臨過勞死的風險

2021.10.12

醫療產業勞工面臨過勞死的風險

 


文/岩橋誠;譯/何哲欣

 

負責照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提供基本服務的勞工,如今都面臨過勞的風險。東京某家公立醫院的一名醫師,在疫情期間每月超時工作達327小時,遠遠超過「每月超時工作80小時」的過勞死門檻[1]。 根據報導,自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日本各都道府縣的公立衛生部門員工,工時都超過上述的過勞門檻,其中包括一名奈良縣的員工,在2021年五月傳出超時工作317小時。同樣在2021年五月,秋田縣一間公立衛生部門內,14名員工全都超時工作,工時遠比上述門檻還要高。

 

眾所週知,第一線的衛生醫療產業勞工,為了奉獻心力對抗致命病毒,因此在疫情期間被迫一肩挑起防疫重擔,其壓力之大,外界難以想像。他們的工時在疫情期間被迫延長,不過事實上早在疫情爆發前,他們就已長期過勞工作。政府過去一直改聘用短期的臨時工,取代原本長期聘僱的公務員,甚至積極推動公部門私有化,以便降低預算。

 

國立感染症研究所是隸屬於厚生勞動省的國家級公共醫療衛生機構,設立宗旨是預防與管制疾病,保障國人健康與生命安全,但是過去卻大幅裁員,研究員的聘用人數從2013年的312人,到了2019年只剩294人。美國的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功能與日本的感染症研究所類似,但是若將兩者相較,前者的員工人數是後者的42倍,後者的年度預算更僅僅只有前者的0.09%。不只如此,日本的公衛機構數量也大幅減少,從1992年的852間,到2019年只剩472間,驟降45個百分比。但是在這將近30年間,日本人口卻從1.24億人增加到1.26億人,換句話說,每間公衛機構,也就是包含旗下的公衛體系員工,要負責照顧的人口快速增加,所分配到的資源卻是不成比例地減少。


作為國家級公共醫療衛生機構的國立感染症研究所,在財政緊縮與私有化政策下人力不足。

 

這也就是說,從90年代到千禧年初期間持續施行的財政緊縮與私有化政策,已經嚴重弱化社會因應大規模傳染病的能力,結果就是如今我們遇到的窘況。我們也會發現,越來越多提供基本服務的勞工,都變成臨時聘僱的契約工。根據資料,厚生勞動省的職員,超過5成3是簽訂定期契約。我們不能僅僅只是怪罪新冠肺炎疫情來得太快太突然、超乎人類預期,畢竟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如果政府能提供更多資源,就不會有這麼多公共衛生勞工像現在這樣,頻頻被迫超時工作。

 

(作者岩橋誠為日本勞動協會POSSE工作人員;譯者何哲欣為職安連線會員)



原文載於東亞過勞監察 KWEA


 [1] 引自〈東京醫生遭爆料新冠疫情四個月超時工作1180小時〉一文。



延伸閱讀

新型コロナ対応 厚労省の53%が「非正規公務員」の現実
 

















 

東亞過勞監察(Karoshi Watch in East Asia, KWEA)由來自三個不同國家的非營利組織,包括韓國勞動安全保健研究所台灣職業安全健康連線日本POSSE,共同建立資訊分享的平台,監督韓國、台灣、日本三個國家的超時工作與過勞死問題,共同推動制度與政策的改革,改善東亞勞工愈趨嚴重的職場健康問題。

本專欄中文版將於每個月10日刊出,每個月分別輪流由韓國、台灣、日本報告各國國內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