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過勞監察】新冠病毒與過勞

2020.08.10

新冠病毒與過勞


文/岩橋誠(Makoto Iwahashi);譯/何哲欣

 

厚生勞動省在6月26日公布年度的職災補償報告,報告裡面提到,2019年申請因為過勞而受傷或生病的勞工人數,創了史上新高。有936人請職災補償,他們認為自己罹患了腦心血管的疾病是因為工作條件所引起的。其中包括253人死亡。至於因工作導致的精神疾病,同樣也創新高,有2,060人申請職災補償,其中包括202人自殺或自殺未遂。

 


根據日前厚生勞動省所公布的資料指出,2019年因過勞而申請職災補償的人數創下新高。圖片來源:中文百科
 

儘管申請職災補償的人數在過去五年不斷增加,但獲政府認定是受工作影響的職災個案,卻仍呈現平緩趨勢,這意味著「錄取率」下滑了。2015年時,對於腦心血管疾病的個案,795人中有251人獲政府認定是職災(37.4%),但到了2019年,卻減少到31.6%。精神疾病的狀況也是,從2015年的36.1%下降到2019年的32.1%。

 

這或許可能是因為勞工對過勞的意識增加,深深體會到過勞可能影響到勞工的健康,所以申請職災的人數也隨著增加。專門研究日本過勞議題的日本學者、NPO法人POSSE的代表理事今野晴貴,曾出書《黑心企業-將日本蠶食鯨吞的妖怪》,他在2011年將「黑心企業」的概念具體化,自此之後勞工都漸漸體認到,企業會在短短幾年內有策略性地處理掉自己的員工,以便追求企業最大利益。

 

有時候勞工在工作時受傷,或是有家人過勞死的遺屬,不太能立刻就想到,這樣的受傷或死亡都是因工作而起,或是他們也沒有權利申請補償。2019年,警方認定有1,949人因工作壓力自殺,但卻僅有202人申請職災補償計畫。這意謂儘管日本官方認為每年有150到250人過勞死或過勞自殺,但未揭露的數據恐怕達數百人。

 

新冠病毒加劇了過勞現象

 

日本政府迄今仍無法有效遏止新冠病毒的蔓延。五月底,安倍首相宣布解除日本全國的新冠肺炎緊急狀態,但是七月起,通報感染的病例不斷增加,到了8月1日一天內有1,464人感染病毒,創單日新高紀錄。

 

疫情蔓延也影響了勞工。服務業受創最嚴重,絕大多數服務業員工都失業,或開始放無薪假。《勞基法》規定,雇主至少必須支付6成薪,但很多公司都拒絕提供薪資補貼。

 

新冠肺炎疫情也讓勞工被迫超時工作。這種狀況最常發生在公部門。京都市有43名公衛中心的職員,從三月到五月間,每個月都被迫超時工作至少100小時(也就是每個月的總工時達250到300小時)。其中一人甚至超時工作251小時。同樣的狀況也出現在其他負責全國各地病毒檢驗的公衛中心。其他還有像是醫生、護理師、教師、照服員等,工時也都被迫超出以往許多,以因應防疫需求。


因應新冠病毒疫情,日本各地第一線公衛中心職員業務急遽增加。圖片來源:每日新聞

 

不過公衛中心職員被迫超時工作,不能被當作「天災」。新自由主義政策要求公部門「規模更小」、「更有效率」,導致公衛中心的數量急遽減少,從1992年的852間,快速減少到2019年只剩472間,減少幅度達四成五。但是在這段期間,日本人口數卻還是持續增加,也就是說,一名公衛中心職員所需要服務的市民,責任額都比以往多很多。我們也都很清楚,厚生勞動省本身的職員,也有高達五成三屬約聘雇,薪水與權益都不如正職員工,工作也相對不穩定。

 

除此之外,有越來越多公司允許勞工在家工作,導致這些遠距工作的勞工有可能被迫需付出比以前多很多的工時。在家工作一方面能讓勞工避免身陷在人滿為患的通勤列車上,或是人潮洶湧的辦公室裡,減少感染病毒的風險。但另一方面,勞工現在可以隨時隨地上網,這有可能會危害到勞工的健康。

 

如今在這樣的緊急狀態下,工會或NGO團體所要做的是團結勞工,聯手打擊可能出現的過勞問題。很多勞工希望可以在家工作,減少暴露在外、接觸病毒的風險。勞工團體就有權力代表勞工向政府陳情,要求訂定更嚴格的法令規定工時,這麼一來才能讓我們在家工作,同時也能「無害」工作。 

(作者岩橋誠為日本勞動協會POSSE工作人員;譯者何哲欣為職安連線會員)

 


原文載於東亞過勞監察 KWEA

















 

東亞過勞監察(Karoshi Watch in East Asia, KWEA)由來自三個不同國家的非營利組織,包括韓國勞動安全保健研究所台灣職業安全健康連線日本POSSE,共同建立資訊分享的平台,監督韓國、台灣、日本三個國家的超時工作與過勞死問題,共同推動制度與政策的改革,改善東亞勞工愈趨嚴重的職場健康問題。

本專欄中文版將於每個月10日刊出,每個月分別輪流由韓國、台灣、日本報告各國國內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