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築的石綿危害,誰來負責?

2018.10.01

台南車站的石綿屋頂/圖片來源:鄭雅文


 

文/鄭雅文

台南市區的鐵路即將地下化,人來人往的台南車站,也將隨著改建。從台南車站的天橋往下看,可發現第一月台的遮棚全是老舊的石綿浪板。這些危害物質將如何處理,很須關注。

在較先進的國家,社會大眾大都了解石綿粉塵是致癌物質,也大都知道老舊石綿建材的危險性。大多數國家已全面禁用石綿原料與含石綿產品,台灣也在2018年元月全面禁用,然而,仍有一些工作者可能暴露到石綿粉塵,主要為拆除作業、裝潢作業、機械設備維修作業與廢棄物清理業的勞工。

許多國家對於既有建物的石綿建材,訂有詳細規範。屋主在進行房屋修繕前,須先檢視是否有石綿問題,若有,則須提供石綿處理計畫給主管機關審核,並由具證照的工作者處理。

反觀台灣,社會大眾對於石綿危害問題的風險意識很低。何以如此?勞動者無暇顧及罹病風險,而擁有知識與權力的人不太關心勞動者處境,是石綿問題一直未被重視的原因之一。政府部門的消極與互推皮球,則是另一個重要因素。有關老舊石綿建材如何處理,牽涉的主管單位至少有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內政部環保署、營建署。

1.對於可能暴露於石綿粉塵的工作者,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為主管單位,理應訂定有效規範、規定石綿拆除作業須由具備證照的工作者處理、積極輔導業者、提供勞工教育訓練與防護資源,並透過勞動檢查加強監督。不過,目前不論是規範或落實,都仍十分不足。

2.大多數歐美國家與日本、南韓、香港設有建築物石綿危害監測制度,民眾可查詢,了解居住環境的石綿風險(詳見《致命粉塵》第五章)。但在台灣,許多建物與水管設備中仍存有大量石綿物質,環保署並未建立管理制度,更無任何資訊揭露制度。

3.「建築物拆除施工規範」的主管單位為內政部營建署,該規範的第8、9、11點對於施工前勘查、施工人員的防護裝備、廢棄物處理等工作,均訂有規範。但這些工作,與勞動部、環保署的規範有重疊,反而容易成為三不管地帶。另值得注意的是,台灣的建築法規尚無全面禁用含石綿建築材料的規定,顯示主管機關的消極態度。4.有關台鐵石棉瓦的處理,又牽涉到主管單位交通部。  

政府行政的多頭馬車,成為公共問題無法解決的障礙。


(作者鄭雅文為台大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教授)

原文載於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