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交流】石綿礦坑實訪

2019.11.11

祥和平靜的忠清南道洪城郡,看不出曾是亞洲最大的石綿礦山。圖片來源:職安連線

 

距離首爾市區二個多小時車程的忠清南道洪城郡(Hong Seong),祥和平靜的空氣裡感受不到這裡曾經是全亞洲是最大的石綿礦山。數十年來,整個城鎮的男女老少生活全賴石綿礦脈,山上敲擊四散的石綿纖維隨風飄向鄰近村莊,居民住家的屋頂、晾衣架上充滿著粉塵。幾十年後,家家戶戶都有人因罹患石綿造成的致命呼吸疾病而喪命。

從2008年投入石綿禁令運動的Jung Jiyul,出生於礦山附近,小學畢業後就成了礦工,那年是1958年,當時正是韓國發展石綿礦業的興盛時期。洪城郡的石綿礦業起於1930年代,日本海軍為了船艦材料在殖民地尋找可以開採的礦脈。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礦山一度封閉,直到韓戰結束後,韓國開始發展石綿製品工業,為韓國經濟快速發展時期提供了軍事物資和廉價的建築材料。

 

Jung Jiyul曾是石綿礦工,2008年投入石綿禁令運動。圖片來源:職安連線

 

50年代韓國發展石綿工業製品,60年代後期開始石綿紡織業的發展,1971年日本石綿紡織業者在《勞動安全衛生法》上路前,轉往韓國投資生產;不久後,德國企業為了逃避國內相關法規,也將這個危險工業轉來韓國。直到90年代,這些企業又將工廠轉向印尼、中國等地生產。石綿相關工業的發展,促進了石綿原料的需求,不過,考量到石綿的品質、價格與產量,韓國國內礦場敵不過加拿大的競爭,早在80年代末期就已不再採掘使用國內石綿礦。

 

從1950年代復挖到90年代封閉礦山,Jung Jiyul也不清楚究竟開採了多少量。廣川石綿礦是開放式礦場,以露天的方式進行開採,不像煤礦必須深入地底,礦工們沿著礦脈的走向一路挖掘。政府在2009年時將礦山填平堆高,現在礦山已看不見當年的影子,站在山丘處,四周圍繞的是樹木與太陽能板,還有陣陣的微風襲來。唯一保留的採礦口,是作為推廣教育之用,洞內依稀可以看到石綿礦脈的走向。

 

南韓政府已封礦,目前留存的二個石綿礦坑是為了教育推廣之用。圖片來源:職安連線

 

礦山的兩側分屬不同的村莊,看風往哪裡吹,石綿粉塵就往哪裡去,這些年來,兩邊村莊都出現不少受害者,有些家庭至少有三人以上罹病。廣川居民罹患的多是石綿肺(石綿沉滯症),顯示出該地長期暴露於高濃度的石綿纖維裡。Jung Jiyul的肺裡也有著致命的石綿纖維,他是家族中第九個罹患石綿相關疾病的人,他表示他的家族已經被石綿所摧毀了。很多罹病者已相繼離世,但新的患者仍不斷出現;地方政府針對該地一千兩百多位居民進行定期體檢,每次的體檢都有檢查出新的罹病者,目前有一成的居民出現石綿肺症狀。

 

如同許多國家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對於勞工健康與環境衛生的自由放任,韓國雖在1981年通過《產業安全衛生法》,但未對石綿粉塵有太多關注,到了1990年頒布《特殊化學物質管理法》,才開始管制石綿暴露[1],但在此時石綿消耗量已開始下降,相關產業早將工廠轉往其他國家生產[2]。1997年韓國全面禁用青石綿與褐石綿,2009年全面禁用石綿。


圖片後方曾是石綿礦脈,在當地團體的努力下,已不見其蹤跡。圖片來源:職安連線

 

即使韓國已全面禁用石綿十年,然而,過去使用的石綿產品也還持續存在於環境中,且因為石綿疾病的潛伏期長,難以知道受害者的人數到底有多少,受害的工人們也很難拿出證據來證明與職業相關。2005年日本爆發久保田震撼事件,不只引發了日本國內的石綿疾病求償運動,同樣也影響了韓國石綿受害者團體與環境運動,促使韓國於2010年頒布《石綿損害救濟法》,對環境石綿暴露的受害者提供補償[2]。政府也成立補償基金,其中90%來自向開採的石綿礦業者、汽車業、建築業、造船業等收取,用作石綿疾病受害者的補償金,而政府也提撥10%的基金來源的,用於行政作業的經費。根據長期服務當地居民的團體指出,他們提供協助已超過9年、約6000人,除了職業病,有高比例是因環境暴露引起,因此,對於環境暴露的受害者保障同樣重要。

 

對許多亞洲國家而言,韓國的故事預示著即將要發生的事情。台灣直到去年(2018)才全面禁用石綿,且長期以來石綿相關疾病的健康監測系統涵蓋範圍不足、職業傷病補償難以保障罹病勞工;因環境暴露而罹病的受害者,保障與補償措施付之闕如。無論韓國還是日本,對職業災害補償涵蓋範圍之外的石綿疾病受害者,都設有公害救濟機制作為補償。台灣全面禁用石綿只是開始,後續如何落實建立無石綿環境,以及提供適切的健康追蹤機制與罹病後的補償制度,才是未來的核心工作。

 

 

[1]鄭雅文、蕭汎如,2017,〈世界各國的石綿管制〉,《致命粉塵》。

[2]Yoon YR, Kwak KM, Choi Y, et al. The Asbestos Ban in Korea from a Grassroots Perspective: Why Did It Occur?.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18;15(2):198. Published 2018 Jan 25.